动态·预警

  • 2025年监测中心第三季度禽病检测动态

    马秀丽;鞠艳;刘存霞;杜寿文;于可响;秦卓明;宋晓飞;

    2025年第三季度实验室共接收家禽临床送检样品1 668份。利用PCR或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家禽主要疫病病原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鸡病原中,以呼吸道疾病和免疫抑制性病原为主,其中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26%、19.57%和10.87%。进一步对IBV流行株的S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流行的IBV毒株仍属于GI-19/QX基因型毒株;鸭病原中,鸭圆环病毒1型(DCV-1)占首位,阳性检出率为47.06%;其次是鸭新型呼肠孤病毒(D-REOV)和细小病毒(GPV),阳性检出率均为13.24%;鹅病原中,鹅星状病毒(GAstV)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7.78%;其次为番鸭呼肠孤病毒(MD-REOV),阳性率为25.93%。

    2025年10期 v.47;No.37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 乡村振兴背景下消费者对清远鸡区域公用品牌认知情况调研分析报告

    林纯;丘鹏辉;江丽雅;钟慧如;李雯;陈红叶;

    本文调研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清远年轻消费者对清远鸡区域公用品牌的认知程度、认知渠道和影响因素,探究年轻消费者对清远鸡口味的偏好,包括口感、烹饪方式和调味偏好等,分析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购买意愿。调研结果表明,年轻消费者对品牌认知有待提高,年轻消费者口味偏好明显,消费行为呈现多元化趋势。针对调研结果提出振兴清远鸡公用区域品牌发展建设的对策,助力清远鸡产业良性壮大发展。

    2025年10期 v.47;No.372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 期刊采编系统的应用与优化——以《家禽科学》为例

    李浩;李惠敏;吴伟伟;孙凯;韩艳;尚庆辉;殷若新;

    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便利了各行各业的信息交互和数据管理等工作。在期刊行业,稿件的收发、审校、出版等环节,会有大量的交互信息和数据产生,传统的期刊编审工作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极易出现工作纰漏,制约了期刊发展。利用期刊采编系统可以极大地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也要注意采编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需及时改正,以促进期刊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家禽科学》杂志为例,阐述了传统期刊办公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期刊采编系统后的成效,同时分析了采编系统存在的不足及应对策略,以期为期刊采编系统的完善提供建议。

    2025年10期 v.47;No.372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营养饲料

  • 低蛋白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蛋白酶对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韩业东;李伟星;王丽娟;李玲茜;汪子茗;王亮;隋奉桐;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蛋白酶对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 744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78只。正对照组(PC)饲喂基础日粮;负对照组(NC)饲喂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的日粮;试验1、2、3、4组分别在NC日粮中添加500 g/t的1、2、3、4号蛋白酶。试验期共42 d,测定出栏体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成活率、欧洲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对照组相比,降低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肉鸡出栏体重及平均日增重(P<0.05);试验1组、3组、4组肉鸡的出栏体重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出栏体重分别提高了24.3、27.5、32.9 g,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0.59、0.67、0.80 g/d,其中以试验4组的改善效果最佳。综上所述,低蛋白日粮中添加1、3、4号蛋白酶可有效补偿蛋白限制对肉鸡生长的负面影响,其中4号蛋白酶的综合改善效果最为显著,为低蛋白日粮的精准应用及蛋白酶制剂的优化选择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2025年10期 v.47;No.372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 抗鸡热应激发酵饲料的特点及应用

    赵云波;乔静;马亚;贾娟;何世明;降明雷;丁志浩;王红军;

    抗鸡热应激发酵饲料是针对家禽高温应激开发的功能性饲料产品,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优化饲料营养结构并赋予其特殊抗应激功效。其原料除常规饲料原料外,还常包含中草药渣、天然植物等;经特定发酵工艺处理后,饲料中会富集多种有益微生物及酶制剂。这些成分可促进饲料分解及营养物质转化,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与消化吸收率;同时,有助于改善家禽肠道健康、增强其抗应激能力,最终实现抗热应激目标。目前,发酵饲料在家禽养殖中应用广泛,但在抗热应激领域的研究仍较为有限。养殖实践表明,给蛋鸡饲喂经益生菌发酵的饲料,可显著改善热应激蛋鸡的生产性能、降低死淘率,同时该类发酵饲料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2025年10期 v.47;No.372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疾病防治

  • 新城疫病毒F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研究

    臧明宇;乔馨慧;张连明;王林;张朕鹏;周佳萍;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全球养禽业的重大传染病。该病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可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影响。NDV的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 F)能促进病毒与细胞融合,使病毒入侵细胞并增殖,最终感染引起发病。因此,F蛋白是新城疫病毒感染细胞的重要蛋白,在病毒的毒力及致病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研究新城疫分子流行病学的首选基因。本研究以当前流行的基因Ⅶ型NDV-F基因为基础,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F蛋白,并进行纯化、验证,最终获得经过纯化的目的蛋白,为后续开展NDV流行病学调查、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研究NDV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和新型疫苗奠定基础。

    2025年10期 v.47;No.372 25-31+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 冬季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

    吴磊;

    在高密度封闭饲养模式和冬季低温环境下,鸡群呼吸道疾病风险显著升高。该类疾病以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及流涕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损害鸡群健康、降低生长性能、导致高死亡率,给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深入剖析冬季鸡群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因素,结合养殖实际,提出科学防控措施,以期为制定科学防控方案、降低疾病风险、保障鸡群健康与养殖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2025年10期 v.47;No.37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 中药防治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段梦卓;

    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是蛋鸡的一种常见营养代谢性疾病,是导致蛋鸡产蛋量下降甚至死亡的主要因素。当前,该疾病的防治多依赖更换饲粮或减少饲料中能量物质等措施,但这些方法不仅治疗周期较长,还易因饲粮调整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稳定性,难以满足养殖端高效防治需求。中药在调控蛋鸡脂肪代谢、防治蛋鸡肪肝出血综合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本文主要从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危害、中药防治该病的研究现状和作用机理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中药防治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上制定更高效、安全的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中药防治方案提供客观参考。

    2025年10期 v.47;No.372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遗传育种

  • 皖南三黄母鸡生产性能测定与分析

    郝小鹏;

    本试验旨在对皖南三黄母鸡的生长及产蛋规律、屠宰性能、蛋品质进行系统研究。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母雏500只,从第1周开始每周进行个体称重,直至35周,并在16周龄时挑选30只测定屠体性能。为研究皖南三黄鸡1~35周龄的生长与产蛋规律,采用Bertallanff、Logistic、Gompertz三种非线性模型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拟合;针对23~58周龄的产蛋率曲线,则采用分室、伍德和杨宁三种模型进行拟合;40周龄时测定皖南三黄鸡蛋品质。结果表明,16周龄时,皖南三黄鸡的屠体率为90.43%,全净膛率为65.49%,肉品质良好;在生长曲线拟合方面,Von Bertalanffy模型的拟合度最高(R~2=0.994),其拐点周龄为8.55周,拐点体重为564.88 g;在产蛋率曲线拟合中,杨宁模型表现更佳(R~2=0.996);40周龄时皖南三黄鸡的鸡蛋重约47.86 g,蛋黄占比为34.05%。本试验结果可为皖南三黄鸡保种以及开发利用提供实际参考。

    2025年10期 v.47;No.372 38-44+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 贵州省家禽种质资源现状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李建伟;周迪;冯宇隆;李俊;卢昱希;梁显义;杨学东;

    本文将对贵州家禽产业的养殖规模、产业布局等发展现状以及传统育种、现代分子育种等育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产业发展和育种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贵州家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10期 v.47;No.372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 丝裂霉素-C浓度对制备鸡、鸭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影响

    邹观中;孙如玉;宋颖慧;卢晟盛;孙俊丽;

    目的:以鸡胚胎成纤维细胞(CEF)、鸭胚胎成纤维细胞(DEF)制备家禽生殖干细胞饲养层,筛选丝裂霉素-C最佳处理浓度;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的丝裂霉素-C(0~15μg/mL)处理CEF、DEF 2.5 h,继续培养3 d后观察细胞形态,通过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评估丝裂霉素-C的最佳使用浓度。结果:丝裂霉素-C能抑制CEF、DEF增殖,丝裂霉素-C的最佳处理条件是10μg/mL、2.5 h;两种细胞冷冻复苏后不影响存活率,适合制备家禽生殖干细胞饲养层。

    2025年10期 v.47;No.372 51-57+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6K]

设施装备

  • 基于PLC与物联网的集约化养殖场智能紫外线消毒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家禽场与兔场为例

    曾良仔;李家诚;马思颖;李小小;黄晓彤;白晨昊;肖学宇;胡继辉;

    如今智能农业发展快速,集约化养殖场对疾病防控与生物安全的需求日益迫切,本研究针对家禽与养兔业高密度养殖环境的特殊性,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紫外线消毒系统。该系统通过集成253.7 nm波长的UVC紫外线模块、多传感器实时监测单元及云端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养殖环境消毒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江西某蛋鸡场应用中,该系统可使鸡舍空气微生物总数从1.2×10~4 CFU/m3降至3.5×10~2 CFU/m~3(P<0.01),沙门氏菌检出率由12.7%降至0.9%;在兔场应用场景中,幼兔腹泻发病率降低68%,且年消毒成本较传统方法减少68.1%(P<0.01),对病原体消杀率达97%以上,且1 000 h系统运行稳定性高(故障率<0.5次/月)。本研究验证了智能紫外线消毒系统在提升养殖效率、保障动物健康及降低经济成本方面的显著优势,为集约化养殖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年10期 v.47;No.372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 桃江县蛋鸡养殖设施化升级的实践与探讨

    丁进;苏卫红;王耐阳;李源;徐念强;陈招娣;李建春;

    本文以桃江县蛋鸡养殖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设施化升级的实践路径及成效。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设施化升级显著提高了蛋鸡养殖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了粪污污染风险。同时提出明确设施改造升级方向、完善技术培训体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大财政支持等政策建议,为促进桃江县蛋鸡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地区养殖业设施化升级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2025年10期 v.47;No.372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综述

  • 鸡白痢检测专利技术的创新进展、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

    孟海燕;

    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 SP)引起的的禽类疫病,该菌是威胁禽类养殖业的重要病原体,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智能检测三大技术分支,系统综述了鸡白痢检测相关专利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为鸡白痢检测技术的科研创新和产业实践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2025年10期 v.47;No.372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 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家禽养殖技术专利现状分析

    汪炫妍;

    文章利用专利分析方法,从应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家禽养殖技术专利在全球申请量趋势、全球专利技术主要分布区域、全球主要申请人、全球专利法律状态以及国内各省技术竞争力等方面,分析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以期为国内相关专利的申请转化以及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2025年10期 v.47;No.372 77-8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健康养殖

  • 黄芪多糖在肉鸡养殖中的应用

    杨文瑾;陶波;

    黄芪多糖作为一种源自天然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近年来在肉鸡养殖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它作为免疫增强剂,已被证实能有效提升肉鸡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黄芪多糖的作用机制涉及调节免疫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因子分泌以及发挥抗氧化作用等多个方面,为肉鸡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对肉鸡养殖过程中黄芪多糖的作用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为肉鸡养殖行业提供科学参考,助力提高肉鸡养殖效益。

    2025年10期 v.47;No.37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规模化养殖背景下鸡心包积液综合征的诊断与全流程防控技术探讨

    张献辉;黄燕燕;王明燕;

    近年来,鸡心包积液综合征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其病原体禽腺病毒具有快速传播和较强致病性的特点,主要病理表现为心包腔异常积液,常伴随肝肾功能损伤及多器官衰竭,给规模化养殖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禽腺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接触等多个途径传播,且潜伏期具有隐蔽性。在诊断上,结合特征性病理变化的临床诊断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能有效提高检出率。防控方面,需要构建生物安全措施与疫苗免疫协同作用的体系,即通过优化养殖场环境控制、完善消毒制度、实施科学免疫程序等措施,显著降低疫病发生率。实践表明,区域性联防联控机制能有效阻断疫情扩散,针对性治疗方案能提升患病禽群存活率。当前研究正致力于开发新型快速检测试剂和高效疫苗,同时结合智能化监测技术,逐步构建覆盖养殖全过程的动态防控网络,为家禽健康养殖提供可靠保障。

    2025年10期 v.47;No.372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 鸡心包积液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焦艳娜;

    鸡心包积液综合是主要由禽腺病毒血清4型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以心包腔大量淡黄色浆液性渗出物积聚、肝脏坏死为特征性病变,病死率高达30%~80%,对家禽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本文详细概述了鸡心包积液综合征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养殖实践与该病防控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No.372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 林下散养模式下鸡异刺线虫病的诊断及防治要点

    张喜霞;南化山;

    林下生态放养是更符合动物福利的一种养殖模式,但其开放式养殖环境易使鸡群受到病原体侵袭,其中异刺线虫病便是该模式下的常见疾病,且危害较大。鸡群感染后,可出现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降低,肠道炎症、产蛋量下降甚至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实践经验,系统阐述异刺线虫病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技术与综合防控策略,旨在为提升养殖户疾病防控能力、减少化学药物依赖、保障禽类健康与食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25年10期 v.47;No.372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 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与综合防控措施

    张丹萍;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各品种、日龄的鸡,且该病毒变异性强,传播迅速。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季为高发期。患病鸡常表现出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呼吸困难、体温升高、排黄绿色稀便等症状,其中雏鸡和育成鸡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对家禽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探讨了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典型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等,并提出优化饲养管理、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定期免疫接种及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10期 v.47;No.372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 鸡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混合感染的诊治

    陈婷婷;

    鸡球虫病主要由艾美耳属球虫引起,通过摄入感染性卵囊传播,可导致肠道黏膜损伤,严重时引发出血甚至死亡。坏死性肠炎则由产气荚膜梭菌引发,该菌可加剧肠道炎症和坏死,影响家禽生长和存活。二者混合感染使临床症状复杂,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球虫损伤肠道黏膜为梭菌定植提供条件,梭菌毒素进一步损伤肠道,形成恶性循环。本文深入探讨该混合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以期为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10期 v.47;No.372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 鸡葡萄球菌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王曦;程晓会;郑利强;

    鸡葡萄球菌感染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家禽细菌性传染病,一直是养鸡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其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水、空气及动物体表和消化道内。鸡群感染后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关节炎、眼炎及皮肤坏死等多种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鸡只死亡。本文探讨了鸡葡萄球菌感染的流行特点、诊断技术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养鸡业提供科学、实用的防控方案,降低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养鸡业的生产效益。

    2025年10期 v.47;No.372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 林下养鸡模式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孙作泉;

    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在集约化养殖和散养环境中普遍发生。在林下养鸡模式下,鸡群与自然环境直接接触,加之林地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大肠杆菌病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和防控难度。该病不仅严重影响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可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本文将从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及防控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林下养鸡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No.372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 林下放养模式下鸡绦虫病的防治措施

    韩毅;

    鸡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在鸡肠道内引发的寄生虫病。林下放养模式下,鸡群与自然环境接触紧密,感染绦虫的风险大幅上升。绦虫借助中间宿主传播给鸡群,一旦感染,会对鸡的健康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表现为生长迟缓、体重下降、产蛋率降低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鸡只死亡。本文结合林下放养模式的生态特征与生产实际,整合环境调控、生物防治及精准用药等手段,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为推进绿色养殖、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养殖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025年10期 v.47;No.372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病因、诊断及防治

    陈秋何;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近年来严重威胁我国家禽养殖业的高致病性传染病,以腺胃黏膜炎症、消化功能紊乱及生长停滞为核心特征,导致鸡群死淘率升高、饲料转化效率下降,给养殖户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病因机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快速、精准的诊断技术,并制定科学、可行的综合防治策略,以减少该病对家禽养殖业的经济损失,保障鸡群健康与生产性能。

    2025年10期 v.47;No.372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 鸡霉菌性肺炎的病因及诊治

    王倩;

    鸡霉菌性肺炎是由曲霉菌属真菌引起的禽类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规模化及散养家禽养殖中广泛流行,已成为威胁家禽健康的重要疫病。雏鸡感染后急性死亡率可达50%以上,成年鸡多呈慢性感染,虽死亡率较低,但会导致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直接导致养殖经济效益受损。其致病机制与孢子吸入密切相关,潮湿、通风不良的鸡舍环境会加速霉菌孢子繁殖,禽类吸入孢子会引发肉芽肿性肺炎、气囊炎及全身性炎症反应。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阐述鸡霉菌性肺炎的病因、临床诊断与实验室确诊方法,梳理针对性治疗方案,并提出综合性预防策略,为家禽养殖主体科学防控该病、降低疫病损失、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2025年10期 v.47;No.372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 鸡羽虱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

    吕彦华;

    鸡羽虱病是由多种羽虱寄生于鸡体表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本文系统阐述了鸡羽虱的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生活史及致病机理;通过分析该病的流行特点、传播途径及危害程度,总结出涵盖环境管理、化学防治及中药治疗的综合防控策略,并探讨了当前防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体系,为养鸡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2025年10期 v.47;No.372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 鸡肌腺胃炎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陈坤;

    鸡肌腺胃炎主要以肌胃和腺胃发生溃疡、糜烂及出血性病变为主要特征,可导致鸡群消瘦、饲料利用率降低、产蛋量下降,不仅增加养殖成本,还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经济影响。为提升养殖户对肌腺胃炎病的重视及防治能力,本文系统阐述了肌腺胃炎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以期为肌腺胃炎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10期 v.47;No.372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 鸡佝偻病的病因及防控措施

    于月勤;

    鸡佝偻病是由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失调或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等因素引起的骨骼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雏鸡群体中,患病鸡只表现出生长迟缓、骨骼变形、骨质疏松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本文通过分析鸡佝偻病的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方法,并从调整日粮配方、改善饲养管理、定期监测与诊断等方面提出防控措施,旨在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而提高养殖效益。

    2025年10期 v.47;No.372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 蛋鸡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吴立国;王士强;杨智国;庄萌;张坤;时川;

    蛋鸡养殖是我国禽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伴随行业的高速发展,其养殖管理工作正面临多重挑战。当前蛋鸡养殖环节中,普遍存在饲养环境欠佳、疾病防控体系薄弱、饲料营养配比不科学、养殖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等突出问题,这些因素已成为制约蛋鸡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本文系统剖析了蛋鸡养殖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完备的应对方案,旨在为提升蛋鸡养殖业生产效益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2025年10期 v.47;No.372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鹌鹑沙门氏菌病的发生与诊治

    苏世达;

    鹌鹑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鹌鹑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可致鹌鹑腹泻和生殖机能下降,剖检可见其肝脏表面结节以及消化道病变。沙门氏菌可经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因此一旦鹌鹑感染发病,会快速蔓延全群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鹌鹑沙门氏菌病流行特定及诊治方法进行阐述,旨在提升养殖户对沙门氏菌病的重视程度,为防控鹌鹑沙门氏菌病提供科学参考,促进鹌鹑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025年10期 v.47;No.372 136-13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 农业机器人技术在家禽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闫鼎宸;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设备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在健康监测、精准饲喂、环境清洁和行为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本文介绍了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集成红外热成像、声音分析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等实现家禽健康监测,在提升巡检效率的同时,准确识别潜在的疾病风险;探讨了自主投料机器人在饲料分配中的应用,通过路径规划与精准投料,大幅提升了投料效率并减少了饲料浪费。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多传感器融合、跨领域技术协同(如数字孪生、AR/VR)及模块化设计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家禽养殖向更高效、精准和绿色等方向迈进。

    2025年10期 v.47;No.372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附录